2016年11月15日,清潔空氣創新中心(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的專家組成調研組,來到河北省廊坊市,對北京瑞特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電極式加熱鍋爐技術在廊坊新福家廣場的應用案例進行了調研。
“這次調研評估是京津冀區域清潔能源改造典型案例分析及政策建議項目的首次評估工作。非電燃煤污染防治技術也被收錄為今年創藍獎評選的技術領域。此次調研評估,也標志著第二屆“創藍獎”國際清潔空氣評選調研工作的正式啟動。
調研組主要從技術性(包括設備的成熟性和穩定性等),環境性(包括環境效益和是否造成二次污染等)和經濟性(全生命周期成本),對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調研評估。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引起了全國,乃至世界的廣泛關注。在北京,由于散煤的高污染強度,雖然居民用能占總能源使用只有18%,但卻排放了50%的黑碳以及69%的有機碳,這比機動車和工廠排放的部分加起來還要多。據不完全統計,京津冀區域目前每年燃煤散燒量超過3600萬噸,占京津冀總煤炭用量的1/10,但對污染物排放量的貢獻卻達近一半;燃煤散燒排放還是造成冬季重污染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散煤治理迫在眉睫,清潔能源改造刻不容緩。
為達到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污染物控制水平并最終實現空氣質量的改善,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攜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共同征集非電燃煤污染治理相關技術,開展典型技術案例分析,以及編制相關研究報告及指南。此項目通過選取典型案例,對清潔能源改造的成本投入、減排效益進行系統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京津冀區域清潔能源改造的政策建議,旨在為下一步更好地在京津冀乃至全國實施清潔能源改造提供支持,促進大氣環境質量的最終改善。